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AI
-
关于在专利申请文件中禁用AI直接生成内容的通知
各申请主体、代理机构: 近期,南京市知产保护中心在开展预审案件审查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申请主体和代理机构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内容呈现出明显的程式化特征,经过严格核查,确认相关内容系人工智能直接生成。为保证后续专利申请预审案件文本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原创性,维护公平公正的申请环境,现特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禁用要求 1.严禁在专利申请文件中使用AI直接生成的内容。专利申请文件应当由申请人或其
发布时间:2025.06.09 -
为何我的回答被平台判定为AI生成?法院:平台需对判定结果进行适度的解释说明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点击查看详情)。《标识办法》规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使用,要求用户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时主动声明并进行标识,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规范生成合成内容传播活动,如核验文件元数据、添加显著提示标识并提醒公众,提供必要
发布时间:2025.06.26 -
最高法院提审:中国AI企业与苹果的专利诉讼将继续
北京时间1月16日下午消息,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上海智臻与苹果的专利诉讼还将继续。以小i机器人闻名业内的上海智臻智能周一透露,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达行政裁定书,将提审苹果与小i机器人的专利案件,再审期间将中止原判...
发布时间:2017.01.17 -
战疫!冲锋,奔向一线!
。行人步履匆匆,并没有因紧张的疫情防控而耽搁行程。在这里,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百度安全有关研发人员介绍,该方案运用百度AI图像识别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使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关键点检测及图像红外温度点阵温度分析算法,可以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对人流区域多人额头温度进行快速筛选及预警,在无需群众配合或弱配合情况下,基于固定点位红外摄像机完成每批次3至5人的面部温度快速
发布时间:2020.02.14 -
美国版权局公布AI创造作品版权注册最新规定
3月15日,美国版权局公开了一份针对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生成作品进行审查和注册的声明,并预计在3月16日的《联邦公报》上发布。 声明首页 这是针对近来越来越多的AI生成的作品,能否获得版权保护的最新进展。 其中以DABUS人工智能为首的团队,已经在专利和版权上持续进行法律边界探索。但是从目前结果来看,在“专利”方面,因为发明人不是“人”,而被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排除在可授予专利的客体之外。 此外
发布时间:2023.03.17 -
德国反垄断监管机构主席:AI技术可能会巩固互联网巨头的市场支配地位
竞争。微软向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OpenAI 投入大量资金,而谷歌则开发了 Bard AI 聊天机器人。 人工智能的普及促使世界各国监管机构试图对如何使用这项技术出台政策。欧盟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工智能监管规则。 蒙特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竞争监管机构,对我们来说,这项新技术不会进一步强化大企业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他说,“危险非常大,因为人工智能最需要两样东西 —— 强大
发布时间:2023.10.10 -
智能音乐创作浪潮下,音乐版权究竟花落谁家?
利用训练数据库,是否需要获得库中声音所有人和音乐人的许可?产生的模型归属于谁?使用这一模型进行音乐创作,音乐版权归属于谁?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第十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京举行,在其中的“智能时代音...
发布时间:2025.06.18 -
丹麦拟通过修改版权法赋予个人身体特征的版权,应对AI换脸技术
丹麦政府上周表示,将推出一项加强保护个人身份免受数字AI仿冒的法律,丹麦认为这是欧洲首部此类法律。该法案将赋予每个人对自己身体、面部特征和声音的版权,以防止被AI滥用。 丹麦文化部长雅各布·恩格尔-施密特(Jakob Engel-Schmidt)表示,该法案明确表达:每个人都应拥有对自己外貌和声音的控制权。但当前法律显然未能有效保护人们免受生成式AI的侵害,而新法案将改变这一现状。人类不应被当作
发布时间:2025.07.02 -
AI出品,版权归谁
”,AI似乎从最初冷冰冰的棋手进化为人情味十足的“创作者”。那么,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水平到底如何?这些内容有无版权,由谁来掌握呢? 与人类创作存在本质区别 机器人“小冰”2017年出版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递归神经网络“本杰明”撰写的9分钟科幻电影被拍摄出来;腾讯Dreamwriter写稿机器人如今每天写超3000篇稿件……人工智能近年在内容创作领域十分活跃,但似乎还未获得广泛认可
发布时间:2018.05.03 -
EPO举办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第一次会议
2018年5月30日,欧洲专利局(EPO)在慕尼黑举办了以“为人工智能(AI)发明授予专利权”为主题的第一次会议。来自工业部门、学术领域、用户协会、专利律师事务所、司法部门、国家专利局以及政府机构的350多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并讨论了为AI技术发明授予专利权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EPO专利授予流程部门的副主席阿尔贝托.卡萨多(Alberto Casado)在其开幕致辞中指出,此次会议的
发布时间:2018.06.06